巴菲特小时梦想满屋放满可乐,成功之后他却会这样想
作者:李铭文圈(微信公众号:pseonbo91)【百家头条网易一点】
李铭文圈接触许多的创业者,每天从早到晚,十分的忙碌了,手头的事情可以安排到28个小时,像满屋放满可乐一样。
基本上,每天倒头就睡,醒来又继续折腾,接着做事。工作效率这件事,对相当于打杂的老板,凡事自己过问的人,效率就是赶快把事情做完。
尽管如此,但每天的事情还是很多,忙得不可开交。
等到必须停下来时反思一下时,才发现有些事情不一定要自己去做。你的已经建立一下小团队,何不把一部分事情分摊给这些人。
一个小团队可能就是2-3个人,可能者是熟人,可能不太愿意听你指挥。所以你才大事小事都自己干。
1、与你一起干的人会怎么想这件事
我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是《长征》,当年毛泽东秋收起义上井冈山之后,在军中的威信不高,能够跟着他走的人也不多。
除了自己从湖南带来的一群人外,其它的人还是各有各的心思的。
这是非常好理解的事情,客观比你我想象得要残酷。
当前有劲敌,后有追兵之时,内部又开始搞内讧,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,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必须做一个狠心的决心:愿意继续跟我干的留下,不愿意的请离开。
愿意留下的,必须进行思想工作。创业不是过家家,不用百分百的力气去拼搏,最后只有一个结果。既然想留下,就必须拿百分百的力气去拼。
做不到的,还是请离开吧。
当年毛泽东面对内忧外患之时,不也是这样做的吗?愿意继续干的,要打算有牺牲的准备。
2、让下属与你一样拼命干
在思想上打了预防针之后,就是分配任务。不完成任务,我不会对你怎么样,但必须你自己惩罚你自己。不迫大家到绝境,你的下属是不太可能跟着你拼命干的。
有时,下属跟你拼命干,在于他们相信你。大家努力把一事情做成,对大家都有好处。
志同道合相当重要。每个人都有一个期望值。什么是值得?什么不值得?有时自己还想不明白,但内心已经给你选择了。
李铭文圈看到一个真实例子。
一个人去一家培训机构去参加培训,花1800块大洋。半年之后,他把自己在培训机构里的培训资源整理出来,然后拿到网络上卖。很快,不仅把学费1800元挣回来,而且还赚1200块,还免费学到别人的技术。
与你一起干的人,不免也有这样想的人。商业里,没有道德可言,这种需求必须满足于他们。
3、谈情怀谈理想抓不住怎么办
刚刚做团队时,我们多谈情怀,谈梦想。来到现实很残酷之后,大家就不这么想了。谈情怀,情怀只能找个兄弟情意。谈理想,那是空头支票,何时套现得看你的运气。
我相信,每个人都有选择困境的。
在一家商场里,你想这个,还想要那一件,最后购物车全是你想要想购买的商品,但口袋里没有这个支付能力,只能从你想购买中挑出最最想要的。
这种选择十分痛苦,不如掉头就走算了。
这时心理十分矛盾,会埋怨自己为何不是有钱人。这才发现光想的东西没有用,还不如踏实拿到手的东西实在,至少不会面对选择空间小的问题。
当你足够的选择空间时,反而会觉得这东西没有价值,那东西有些缺陷,最后你的购买车里不会超出口袋支付能力。
这就是格局问题。
选择空间小时,我们有许多欲望超出支付能力。一旦可选择空间变大了,我们欲望反而变少了。
像巴菲特,盖茨这些占据首富席位的人,生活却如此节俭,不奢侈。当然他们真实的生活我也不知道,但媒体这样说,姑且这样信。
试想,如果仅仅是他们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说不过去的,只用道德说话人就虚伪了。
我想在巴菲特不是很有钱时,也是想着满屋都是可乐。当他十分有钱时,他不会这样想了。他只会想,这个世界每个角落都放满可乐,走到哪,随手就能买到。
得正网DezSeo(铭立Plus)为你精彩呈现!本文到此结束——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