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说,美籍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·熊彼特曾在课堂上批评牛顿,指责他只顾闭门思想,没有将他思考推理的方法公开而留诸后世。
表面这是一个分享问题,实则是一个探究者的思考方式问题。
在这个互联网时代,分享是一种美德。人人都要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,还包括心情,见闻。
乐于分享,这种行为好不好。
1、关于分享精神
我想,约瑟夫·熊彼特是生活在互联网,牛顿的时代还不流行这样的行为。
至少,我所知道的,牛顿和莱布尼茨就为“谁是微积分之父”争论了好几十年。
放在丁元英的“不争不辩”,牛顿会怎么想呢?
分享有这么重要吗?
人类的进化是很缓慢的,别看今天的互联网非常的发达,也不代表人类进化也进入高速度发展的阶段。
在我看来,人类进化也是很缓慢的。
比如今天说,你有一个可以改变人类的办法,你没有分享出来,就会对人类进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了吗?
我看未必。
所以你活在世俗的世界里,有一个超级创意,隐藏不报,于人类进化也不会有损失。
因为你的这个想法,若干年后,会有想出一样的超级创意的人来。
2、人类共同命运体
人类共同命运体,这个概念是正确的。大家都把想法分享出来,于人类一定会有好处的。
但是,几千年由我们的古代高人留下的思想宝库,经常会让人迷糊,这些高人的说法好像也是有不少的相似之处,而不异之处,往往要花掉极大的智慧才能打开这个思想之门。
这可能就是探究者的难处。
丁元英始终是一种探究者,在世俗眼中,他是一个混混,但可能是拨弄风云的人。
丁元英不过回归到一点,如果说直溯生命本元,这个境界太高的话,那么只做到这一点就行。
王阳明追求“未发之中”,放出来就是一个“念”字,以一“念”知“知行”,用通俗的、苏格拉底的话,“不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”。
此时此境,思考为妙。(李今义&MingLiPlus)
得正网DezSeo(铭立Plus)为你精彩呈现!本文到此结束——